• PG电子·(中国)直营官网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

    “世纪婴儿”去世,心源性猝死的生命警示
    发布日期:2025-03-26 08:08:53       作者:New Media       浏览:2233

    24日下午,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。


    031.jpg


    这样的意外并不少见:凌晨两点,一名32岁的程序员在连续加班后突然倒地;健身房内,一名年轻男性在剧烈运动时突然失去意识;清晨的街道上,一位看似健康的老人猝然倒下……这些令人痛心的场景背后,都有一个共同的“凶手”——心源性猝死(Sudden Cardiac Death, SCD)。


   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?


    032.jpg


    心源性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,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突发意识丧失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约有54.4万人因此丧生,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突然从世界上消失。更令人警惕的是,约80%的猝死者此前从未被诊断为心脏病,因此,心源性猝死也被称为“健康的定时炸弹”。


    谁在“死亡名单”上?


    隐匿的冠心病患者: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破裂,导致心肌缺血,占猝死病例的75%以上。


    基因携带者:如长QT综合征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,可能在青少年时期就引发猝死。


    高压群体:长期熬夜、精神紧张、吸烟酗酒者,心脏长期超负荷运转。


    运动极端者:过度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儿茶酚胺风暴,特别是存在隐匿性心肌病的人群。


    预警信号别忽视


    虽然猝死常表现为“毫无征兆”,但仍有蛛丝马迹:


    ·突发胸闷胸痛,如同“被石头压住”;

    ·不明原因的恶心、冷汗;

    ·眼前发黑或短暂意识丧失;

    ·运动时异常心悸、呼吸困难。


    预防胜于抢救


    黄金防线1:生活方式干预


    保持22:00-2:00的深度睡眠时段;


    采用“地中海饮食”模式,每周至少摄入2次深海鱼;


    运动遵循“135原则”:1公里热身、3公里快走、5公里内控制强度;


    黄金防线2:精准筛查


    30岁以上建议每年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(hs-CRP);


    心电图异常者需进行心脏超声+运动负荷试验;


    有家族史者推荐基因检测;


    黄金防线3:慢性病管理


    将血压控制在<130/80mmHg,空腹血糖维持在4.4-7.0mmol/L,LDL-C<1.8mmol/L。


    生死4分钟


    当猝死发生时:


    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启动EMS系统;


    ·持续进行胸外按压(频率100-120次/分,深度5-6cm);


    ·尽快使用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,每延迟1分钟除颤,生存率下降7-10%。


    心源性猝死虽然凶险,但绝非不可防范。从今天开始,请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,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警报。记住:最好的“急救”,永远发生在疾病来临之前。